作者:顾忠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县中医院 象山 315700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推拿对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16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温针灸结合推拿组)86例和对照组(电针结合推拿组)80例进行对照比较。[结果]2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其疗效优于电针结合推拿组。
【关键词】 温针灸 推拿 肩周炎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Treated with Warm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Gu
Zhongping
TCM
Hospital of Xiangshan County,Zhejiang Province(315700)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of warm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on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Method] 166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warm acupuncture and
massage)86 cases and control group(electroacupuncture and massage)80 cases for
comparison.[Result] After
2 courses,for clinical effect,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 control P<001.[Conclusion]The
curative effect of warm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is better than
electroacupuncture+massage in treating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Key
words:warm
acupunctrue;massage;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肩关节周周炎,简称肩周炎,又称肩凝症,此病为肩部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因多发生于五十岁左右的老年人,又有“五十肩”之称。笔者自2000年起在临床中采用温针灸结合推拿的方法治疗此病,现报道如下。
肩关节周周炎,简称肩周炎,又称肩凝症,此病为肩部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因多发生于五十岁左右的老年人,又有“五十肩”之称。笔者自2000年起在临床中采用温针灸结合推拿的方法治疗此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1] (1)发病年龄多集中在50岁左右老年人,或者继发于局部创伤、受寒。(2)肩关节疼痛,患侧肩关节有多个压痛点,夜间痛加重。(3)主、被动活动受限。(4)多伴有肩部周围肌肉萎缩,尤其是三角肌。(5)压痛点为多集中在肩峰下、喙突下胸大肌止点、大圆肌、小圆肌、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腱止点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6)X线排除肩关节器质性病变。
12
一般资料
166例确诊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86例、对照组80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95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1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3d。各组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病程上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温针灸组 取患侧肩髃、肩、肩前、阿是穴、条口、阳陵泉;随证配穴:上臂痛加臂、曲池,肩胛痛加曲垣、天宗。针刺得气后施以泻法,留针,取肩部3~4穴位,在针柄上插上艾条施灸,得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每针温灸三炷,后将针取出,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中间间隔2~3d后开始第2疗程。
22
电针组 取穴及随证配穴同温针灸组,留针后接上D8606Ⅱ电针仪,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感到适应为度,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中间间隔2~3d后开始第2疗程。
23
推拿组 (1)患者取坐位,医者用、按、揉、拿法在患肩周围放松肩部肌肉,向上外放松范围至肩胛骨周围,向下放松范围至肘部。(2)一手固定肩部,一手握住患者腕部作肩内收内旋动作,俗称“摸嘴掏兜”。(3)一手固定患部,一手握患者腕部作向上作逐渐拨伸动作,以患者出现轻微疼痛能忍耐为限度。(4)一手扶患肩、一手托住患侧肘部,作患肩顺时针及逆时针摇动。(5)用揉、搓、抖法,放松患肩,结束手法。每日1次,10d为1疗程,中间间隔2~3d后,开始第2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恢复。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功能基本恢复。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功能改善。无效:经过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略)
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比较χ2=1033,P<001,说明两组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温针灸推拿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推拿组。
33
病例介绍 患者,男,52岁,农民,因右肩疼痛伴活动受限8月余,加重3天于2004年9月就诊。每周劳累或受凉症状加重,夜间痛明显,经服中西药及外用贴膏、擦剂未见明显好转,3天前因再次受凉后症状明显加重。检查发现肩关节、上举、后伸、外展、内旋等活动均不同程度受限,肩前及肩后局部有明显压痛点,肩关节X线检查未见骨质病变,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予以温针灸结合推拿疗法,治疗2次后,夜间疼痛消失,1疗程后肩关节功能活动度明显提高,已不影响工作和生活,继续治疗5次后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4
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软组织慢性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肌腱广泛性粘连(严重者可有关节囊内的粘连)造成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的一种退行性变[2]。中医认为,本病一般与肩部受凉、过度劳累、慢性劳损有关,属肩痹范畴,故有“漏肩风”、“肩凝”等名称。其病机多因年老体虚、肝肾渐亏、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湿之邪,阻滞经络,气血闭阻,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出现了肩关节周围疼痛,功能障碍。治拟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针刺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艾灸具有温通经络,祛湿除寒之作用,而推拿则具有放松肌肉,解除痉挛,滑利关节作用,二者有机的结合,达到消除疼痛,松解粘连,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的作用。中医认为,寒性凝滞痹阻关节而形成痛痹,在临床上表现以痛为主,用艾条温针可以起到电针所无法达到的温经散寒的作用[3]。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温针灸最大优势在于能迅速缓解或消除患者的夜间疼痛症状,建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现代医学证明温针灸具有扩张血管和淋巴管、加快血液循环、抑制血管通透性升高、减少炎症渗出、同时能加速炎症渗出物的吸收、达到松解粘连、消除炎症的作用。
顾忠平: 温针灸结合推拿对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顾忠平: 温针灸结合推拿对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 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45246.
[2] 邱茂良.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18220.
[3] 周晓琼.温针灸治疗肩周炎58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4):66.
[1] 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45246.
[2] 邱茂良.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18220.
[3] 周晓琼.温针灸治疗肩周炎58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4):66.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